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科普教育促进中心 > 新闻中心 > 内容

青年科普人才占比历届最高, 2023年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成果百花齐放

发布日期:2024-03-23

分享到:

       2024年3月23日下午,第十二届创新奖颁奖典礼在上海儿童艺术剧场举行,表彰本市为科普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组织。

       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隽琪,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殷一璀,发展基金会荣誉理事长左焕琛,上海市政协原副主席吴幼英等领导出席会议,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朱美芳致欢迎辞。会上,上海市和相关委办局领导为获奖代表颁奖,向受到表彰的个人和集体表示祝贺,向全市广大科普工作者致敬。本次颁奖活动也得到了长三角兄弟单位的积极支持与响应,他们分别派出代表亲临现场观摩与互动。


       第十二届创新奖于2023年6月20日正式启动,在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和支持下,经市委、市政府有关委办局、市级群众组织和社会团体、各区政府及科委、科协、各市级协会、学会、上海各高校、校外培训机构、相关媒体以及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个人)等推荐,收到申报项目较去年相比增长近6%。创新奖管理办公室于2023年8月至9月完成申报项目的形式审查、网上初评、线下复评和终评,邀请了上百名专家,共评出包含提名奖在内的142个奖项,获奖率为28%。

       本年度评审工作呈现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新生力量不断壮大,青年科普人才队伍占比历届最高。

       本届申报项目中,两位“70后”院士领衔,他们不仅在各自的科学领域展现出勤奋专注、刻苦钻研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而且还在科普教育事业上身体力行、率先垂范。

       科普工作对于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而在这一过程中,青年科普人才队伍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他们是科普事业的新生力量,承载着推动科普工作向前发展的重任。当下,“80后”“90后”青年科普人才队伍不断涌现。此次也是上海科普奖举办12届以来青年科普人才队伍占比最高的一届。从整体看,青年科普工作者的社会动员力、组织力不断提升,科普供给能力明显进步,青年科普人才队伍迎来了发展壮大的“春天”。


 二是更聚焦惠及民生,健康科普奖授奖群体更关注基层人员。

       在信息化时代的浪潮下,科普知识的传播方式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传统的线下科普方式与现代的线上科普方式相结合,能够更有效地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结合时下社会需要,健康科普依然是市民重点关心的话题,为了深入推进健康中国行动和健康上海行动,今年上海科普奖修订了健康科普奖的授奖方向,着重关注健康科普工作在广大市民中的宣传、推广和应用。


       因此在此次获奖项目中既有高端医学科普人才,又有一大批在一线奋战的医学专家以及适应互联网生态的“80后”“90后”青年才俊。申报的项目中也涌现出一大批点击量超千万、惠及民生的优秀健康科普作品和科普新媒体项目,相关网络传播量累计超过10亿人次。

三是新载体不断涌现,科普作品项目申报数较去年翻番。

       当前,我国科普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涌现出大量优秀的科普成果。这些成果涵盖了各个领域,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医学健康、生态保护等,其中既有经典的文字作品、音像作品,也有漫画、互动游戏等科普新载体。它们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公众传递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认可。

       本届科普作品项目的申报数较去年翻番,在所有类别中排名第一。各类优秀科普作品呈现出品类齐全、百花齐放的态势,内容涉及面广,且入心、用心、动心。创新奖既是科普作品的饕餮盛宴,更是送给广大市民的科普福利。

       年初召开的全国两会将“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彰显了教育、科技、人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所具有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随着2023年创新奖评选工作接近尾声,2024年的申报和评审工作也将正式启动。发展基金会正致力于营造具备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培养环境,不仅为上海,更为整个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注入源源不断的科技活力。展望未来,基金会将更加注重培养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为社会的科技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创新奖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引导更多的力量投入到科普事业中去,推动科普教育的深入发展,为推动中国科技创新事业提供动力,为实现科技强国的梦想贡献更大的力量。


END